QR Code 原理說明
QR Code(Quick Response Code)是一種二維條碼,由日本Denso Wave公司於1994年發明。它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快速解碼掃描內容。
QR Code 的結構
QR Code 由黑白方塊排列而成,這些方塊代表二進制數據。一個標準的QR Code包含以下幾個主要部分:
- 位置探測圖形:位於QR Code三個角落的方形圖案,用於確定QR Code的方向和大小。
- 對齊圖形:幫助糾正QR Code的變形,特別是在曲面上。
- 時序圖形:用於確定每個數據單元的坐標。
- 版本信息:表示QR Code的大小。
- 格式信息:包含錯誤糾正級別和掩碼模式。
- 數據和糾錯碼字:實際編碼的信息和用於錯誤校正的額外數據。
編碼過程
QR Code的生成過程包括以下步驟:
- 數據分析:確定要編碼的數據類型(數字、字母數字、字節或日文漢字)。
- 數據編碼:將數據轉換為二進制。
- 錯誤糾正編碼:添加錯誤糾正碼字。
- 結構化最終消息:將數據組織成最終的二進制流。
- 模塊放置:將二進制數據放置到QR Code矩陣中。
- 數據掩碼:應用掩碼模式以確保黑白模塊的平衡。
- 格式和版本信息:添加格式和版本信息。
解碼過程
QR Code的解碼過程大致相反:
- 圖像獲取:通過相機或掃描儀獲取QR Code圖像。
- 預處理:進行圖像增強和二值化處理。
- QR Code檢測和提取:定位並提取QR Code。
- 取樣網格映射:將提取的圖像映射到理想的網格。
- 格式信息解碼:讀取錯誤糾正級別和掩碼模式。
- 數據解碼:移除掩碼,讀取數據和錯誤糾正碼字。
- 錯誤校正:如果需要,應用錯誤糾正。
- 數據解釋:將二進制數據轉換回原始信息。
通過這種方式,QR Code能夠快速有效地存儲和傳遞各種類型的信息,從而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